TPM是一種旨在最大程度地優化設備可用性、穩定性和效率的生產管理方法。它強調通過預防性維護、員工培訓和參與以及持續改進來實現設備的高效運行。
伴隨著時代的發展,設備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要,但是值得思考的是,設備多,生產力就大嗎?在訂單面前能正常投用的設備有多少?我們能否駕馭設備,使得設備的效率提高?
這就需要TPM了,TPM全稱“全員生產維修”,70年代起源于日本,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生產維修方式,其要點在“生產維修”及“全員參與”上。
企業學習TPM,能夠掌握提高設備效率的管理技術,通過全員參與提高員工的設備維修意識與技能,降低成本,提高產品質量,最終提高設備總效率的目的。
那么具體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呢?
TPM是精益生產推行的重要模塊,也是提升生產運營的關鍵環節。運行中的設備若發生故障會造成生產流程的中斷,甚至引起生產線的停頓。
只有通過有效的管理,正確地操作使用設備,精心地維護保養設備,科學地維修改造設備,始終保持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,才能保證生產過程的連續穩定。
反之,若忽視設備管理,放松維護、檢查、維修、改造將導致設備技術狀態的嚴重劣化、帶病運行,必然故障頻發,生產難以為繼!
○ 設備管理系統效益 ○
預防
預防哲學是TPM的核心管理思想。在工廠管理中,要做到“預防為主,治療為輔”。通過確立預防的條件,防患于未然。
進行日常預防、健康檢查和提前治療,從而排除物理性、心理性缺陷,排除強制劣化,消滅工廠中長期存在的慢性不良疾患,延長工廠、設備和工具的使用壽命,減少浪費的發生。
“零”目標
目標是引導企業向前發展的路標。在制定企業目標的時候,TPM要求企業一定追求“零”目標,即追求一種極限目標。
例如,追求零缺陷(ZD),就是要求企業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進行經營管理,生產者要努力使自己的產品、業務沒有缺點,并向著高質量標準目標而奮斗。因此,“零”目標是管理理念的最高境界,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去追求。
設備使用
設備管理部根據設備使用歷史資料、設備相關說明、設備操作規程及設備使用情況,編制設備使用制度草案。
在設備使用過程中監督“設備使用制度”的執行情況。生產部補充完善設備使用部門編制的設備使用制度草案,形成設備使用制度,報生產總監審批。并負責“設備使用制度”的執行,并做好宣傳、教育工作。
設備管理人員定期檢查設備使用情況,做好點檢和巡檢工作。設備管理人員要在檢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,結合5S管理和TPM的就發現設備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相關措施,并及時解決好出現問題。并根據生產班組提供的整改反饋編制相應報告,并存檔。
設備保養
設備維修人員組織操作員工定期檢查設備,落實設備檢查要點,并記錄設備日常使用情況。依照設備保養工作標準,設置日常保養、一級保養、二級保養,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工作,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轉。
做好TPM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,要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進行改善,建立一套標準化的內容詳細的規范的管理制度,讓管理目視化,員工心中都有套衡量標準,評估標準一致,才能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。